2013年8月8日大学毕业后入职徐州铁检院,那时候无知,只知道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从来不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工作已有三年。
前些日子,综合科的老师找到我,聊到我参加江苏、上海两次业务竞赛获得佳绩的事,想让我写一点自己内在的东西,类似促成我竞赛取得佳绩的真正原因或者感悟,体裁不限,随心所欲。内在的东西谈不上,我只想借此吐露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大家分享,平铺直叙,不遮掩、纯天然、无修饰。
一、在成长中认识自我
我的性格是积极向上的,但高中以前,我不熟悉自己。而真正发现、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在大学期间。从那时开始慢慢觉得,人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与别人、与世界的差别,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大学,我来到济南,一个我一直都不怎么喜欢的城市,因为她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沉闷。那时候在班级里,我不太起眼,班里有很多优秀的女生。
记得大学时有一门选修课——健美操,有次期末考试前的一节健美操课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老师让大家跟着音乐节奏跳,合格就可以先走。慢慢地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室友、好朋友陆续离开了,就我一直在,最后就剩下三个人,一直跳一直跳,弄到很晚才过关。我当时心里已经不能用难受来形容了,觉得很尴尬,很不好意思,甚至有一些羞耻。那天起,每天晚自习后,我都去操场僻静的地方独自练习一个小时,到了宿舍,我也会张罗大家一起来练习。最后期末考试时这项我不仅顺利过关,还名列前茅,那一气呵成的熟练舞姿,是那么的舒畅,那么的自信,那么的美丽!
400米跑也是期末必考的课程,开始也让我感到头疼。我的身高在学校大部分的北方学生中算是垫底了,平时又不喜欢运动,自然是跑不过人家。后来我就在考试前一周,每天晚上都跑操场,每次都进步一点点。正式考试时我和我的室友一组,一开始我们跑得还都基本一致,算势均力敌吧,但是快到终点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一股什么力量推动着我突然加速,最后我跑过了她,并顺利过关。
这样的临场感觉很奇妙,从我记事以来出现过很多次,就是在关键时刻,我总能发挥得更多一点,可能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吧。这两个例子,或许在别人看起来,我是要强,喜欢比、争,但在我自己心里,这并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我只是想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优秀。
二、初征江苏侦监赛场
今年4月,第五届江苏省侦监业务竞赛拉开帷幕,在领导的安排和协调下,我有幸作为本院参赛选手和徐州市检察院参赛选手一起入驻徐州清风苑培训基地,进行为期二个半月的封闭集训。初到集训营地,我才发现自己很“Low”,徐州市院的选手们,每一个张口闭口都是这个理论、那个案例、哪个大家、哪个学派,而我只能在一旁傻傻地作惊呆状。集训早期,我一般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看、学。这期间我的室友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不怎么在那住宿,几乎是我一个人在房间,晚上就成了我自己充电的小世界,那种无干扰全身心脑补知识的感觉真好,每个字都可以塞到脑袋里。除了一个好的学习状态,我的学习方法对自己也很有效。那时候我们先做了两份168题,一开始我的正确率只有三成!纯的,不翻书的情况下。而其他选手做得好,能对到六、七成。我就一题一题地分析,找到对应的理论、法条、知识点,这样梳理完后,考试的重点就几乎弄了一个遍,然后我再把张明楷教授的大黄书(刑法学)总则、陈兴良教授的《刑法总则精释》过一遍,分则部分我就看刑法一本通,每天都看,一有空就看,反反复复看,虽全面掌握,但重者恒重。再到测试的时候,我的准确率就达到了六、七成,慢慢地与他们旗鼓相当。这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小,他们谈论的东西我都能听明白,偶尔我也发言表达观点。临近正式比赛时,我的题测正确率几乎超过了他们,这种感觉给我带来很大的自信!
对竞赛“汇报和答辩”环节的准备,集中练习的机会不多,我就自己练,对着镜子,对着电脑,用手机录音,反复纠正自己的发音和仪态。我自知答辩我没有优势,我能控制的只有汇报,我要让我的汇报表现为我加分、让我闪亮,我要的就是一气呵成的流畅感觉!而最后比赛的结果也正如我所愿。
在清风苑集训的二个半月,可能比我在大学时学到的东西还要深刻。这二个半月,我们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小伙伴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不分昼夜地专注于学习、探讨问题,偶尔自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二个半月,我们心无旁骛,就想着比赛,劲都往一处使。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徐州市院的领导、老师和选手们完全不把我当外人。到江苏省检察官培训中心比赛报到的时候,我自己心里还觉得不好意思再跟他们在一起,毕竟到了赛场就是对手,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徐州市院侦监处沈处长赛前还把我们一起召集在房间里,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应试PPT,一点一点地指出来问题,并详细地教我们汇报时要注意的技巧。这种完全融入他们的集体、没有被当成外人的感觉真好,很幸福!
三天的竞赛在紧张忐忑的心情中开始,在兴高采烈的欢呼中结束,我有幸获得“优秀汇报答辩奖”和“全省侦监能手”两项殊荣。而最让我感到享受的是这样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我不断付出努力并取得回报的过程,充实而精彩。
清风苑集训和省侦监业务竞赛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侦监能手”这样的荣誉称号,更多的是实战的体验与知识的整合、更新与再储备,这对我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经过全面系统的集训,我的刑法和刑诉法理论基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我以后的工作实务有着积极的影响。
就在我刚要调整赛后的疲惫时,紧接着,上海市侦监“达人秀”业务竞赛又拉开了帷幕。
三、试水上海侦监“达人秀”
开始,对上海的赛事我是有顾虑的,竞赛自愿报名,要不要去?我当时分析了该“达人秀”竞赛的背景,上海全市检察机关200多人参赛,而且其中不乏全国赛的后备高手,我觉得去了拿到好成绩的希望可能不太大,而且我刚刚参加完江苏省的竞赛,体力精力还没有恢复,能不能撑住新一轮竞赛的强度?……就在我犹豫的时候,我们科长给予了我鼓励与支持,趁热打铁!好!我去!
当我放下顾虑来到上海赛场时,我才发现自己的临赛心态竟然像“达人秀”名称一样的轻快,就连笔试的过程也是轻松的,我很快就答完了题,刑法、刑诉法笔试都提前一个多小时交卷。后来的结果也是让我小感意外,第一环节的“刑法达人秀”第一名、“刑诉法达人秀”第二名。只能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的成绩仍然得益于我参加的那二个半月的集训。
在第二环节的“文书制作达人秀”考试时,我有点懵,给的答卷量那么大,要求制作的文书那么多,尤其还有个《立案监督意见书》,这个文书我从来没弄过啊,我只能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完成了这场考试。考完这场已经是晚上8点钟了,抱着装满书的沉重的包,还有考务组精心准备的干粮,我走在上海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还得腾出一只手用手机导航地铁口,一种不堪的疲惫和小小的苦涩感,才让自己发觉确实有点累了……
当我感觉自己在这一环节不可能进前十的时候,我接到了上海铁检分院侦监处高芝荣的紧急电话,他很急,让我马上看内网“小人头”,赶紧去上海市院网站下载报名表报名最后环节的“释法说理达人赛”,然后速赶来上海,第二天要模拟!我只记得当时很执着地问他,我的文书制作考第几名啊?他查看后告诉我:不错,第三名!放下他的电话我马上和上海市院考务组联系,当时我的办公室场景很忙乱,科里正召集开科务会,上海市院听到说:你可以不来的,只是模拟和抽签。我说,我一定去,我一定准时到!次日一早我搭乘高铁到上海时已近中午12点,12点半匆忙赶到市院时已有四名选手进入准备室拿到考题在准备了。上海铁检院的选手温雅璐把我带到准备室后,匆匆说了句:给你带的书在这儿,规则有什么不明白问他们。当时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帅哥,是的,他就是具备全国赛实力的资深大咖选手静安区院周子简。我坐下后,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就是叶林秀,你们要膜拜的人!大家纷纷说我太牛了,这冷不丁的夸赞让我有种无所适从的尴尬。下午3点多我进入考场,汇报时我全程脱稿,提问我的是上海市院侦监处陈处长,她噼里啪啦的一堆专业问题,一个一个的追问,问到我发懵,面对陈处一脸善意的微笑,有的一下回答不上来,却也并不觉得丢人。下场后,一个姐姐模样的女子走过来,向我伸出友谊的右手,自我介绍到:我是静安院陈洁婷,你很牛,我要向你学习。我连说不敢不敢,我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欣然互留了联络方式,她就是笔试刑诉法第一、刑法第二的陈洁婷。最后正式的“释法说理达人赛”,出现在上文的周子简、陈洁婷、温雅璐三位高手分列前三,我幸得第四。
就这样,历时二个多月的侦监“达人秀”各项业务竞赛终于结束,借用奥运红人傅园慧的话说,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结局我很满意了。
这次的上海竞赛又让我有幸认识了很多好伙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我相信他们都是我以后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同时,我也深知比赛不同于实务,比赛结果也不能代表个人业务能力,但借助比赛的契机,可以让我看到自己还有的差距,我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并学以致用。
四、带着感恩在路上
要说分析自己比赛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我觉得内因外因都不可缺少。首先我确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坚持就是胜利,熬住了,出头,熬不住,出局;其次比赛的准备离不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者尽快调整投入到心无旁骛、坚持不懈的状态并贯穿始终。除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和拼搏之外,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温暖片段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对我有着莫大的精神推动力量。记得上海竞赛“文书制作达人秀”考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在我收拾东西离开考场时,摄影大哥特地给了我一个特写,还连说“辛苦了辛苦了”;“释法说理达人秀”时,考务组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姐姐,特别热情,我汇报答辩完回到准备室时她竟然还留着我吃了几口的盒饭,看见我她忙说“饿了吧,怎么吃的这么少,我给你热下”;还有我们分管检察长魏检每次观摩比赛时慈祥喜悦的面容,他可是起了个大早赶到上海看我比赛……这些画面举不胜举,每一点滴都深深融入到我的心里,让我疲惫的身心顿时充满了新能量。比赛的机会是领导给的,集训的条件是领导帮我争取的,非常珍贵,这是前提;工作是同事替我分担的,让我不分心,这是基础;业务知识是在同事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提高的,这是根本;优越舒适的考试环境是考务组精心组织安排的,这是保障。是的,所有的成绩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在内心由衷地感谢一路上很多很多帮助过我的人,他们所做的每一点都温暖着我,化为我前进的动力。台上光鲜亮丽的是我们,台下辛苦等待的是你们,感谢你们!我的奖章里有大半是你们的汗水!
现在,我的工作回归了日常的平静,没有比赛时白热化竞技的兴奋和精彩,但是越平静,越能蓄积更大的能量。2016年是苦并快乐的一年,是自我励志的一年,也是幸运的一年,更是让我满怀感恩的一年。如今,之前的努力又换来了高检院铁检厅“全国铁检侦查监督业务能手”的至高荣誉。但我懂得,昨日的成绩已经翻篇,轻装上阵,我要带着感恩和信心一直在路上。
(编辑:王赈) |